{$cfg_webname}
主页 > 论文材料 > 开题报告 >

固体物料颗粒造粒机的设计开题报告选题审批表

编辑:admin  来源:wenku163.com

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审批表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固体物料颗粒造粒机的设计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学生具备条件    已修完大学本科全部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题完成形式    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提交毕业设计
内 容 简 要:
我国的农业生产普遍存在化肥使用过量、有机肥施用不足的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今天,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固体废弃物来发展生物有机肥技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前景。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多种造粒技术后,对固体物料颗粒造粒机进行设计和研究。结合实际的有机肥造粒技术需求和功能要求,确定挤压式平模造粒机的总体设计方案,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各个功能组件的结构进行分析设计,确定各功能组件的组成,保证其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固体物料颗粒造粒机的设计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而以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也在多元化的发展之中。其中,堆肥化技术已成为了对固体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处置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而导致的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富含有机质和一定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有机废物来发展生物有机肥技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有机复合肥设备是用于进行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专业设备。设备采用的主要原料为禽畜粪便、菌类下脚料等有机废弃物,经过预处理、槽式发酵、混合、造粒成型、冷却包装等工序,完成连续式的有机肥工厂化生产,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机复合肥设备的主要组成机器有发酵激活机、发酵槽、混合机、造粒机、冷却包装机等。本课题研究的是有机复合肥的成型造粒机。
国内外造粒技术经过几十年发展,日渐成熟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和独立的技术。目前的造粒技术主要有搅拌造粒法、沸腾造粒法、压力成型造粒法、热熔融成型法、喷雾干燥造粒法等。国外造粒技术较为先进,大多采用大型造粒设备,具备完善的检测监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国内造粒技术多为模仿国外技术起步,同时针对国内情况加以完善和改进。

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设计的固体颗粒造粒机是挤压式平模造粒机。本课题将分析国内外多种造粒技术,为更好的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为有机复合肥设备节能高效的生产有机肥成品颗粒,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计算:
(1)通过对目前国内挤压造粒机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和功能要求,确定挤压式平模造粒机的总体设计方案。
(2)针对不同性能和功能要求,对挤压式平模造粒机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优零件配件,同时解决主要技术关键点。
(3)对关键零件如主轴、锥齿轮和轴承等进行设计计算及校核,保证其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同时绘制造粒机总装配图和关键零件图。
   (4)并利用Auto cad 软件绘制整机的图纸。
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课题研究的是挤压式平模造粒机,近年来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而以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也在多元化的发展之中。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而导致的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富含有机质和一定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有机废物来发展生物有机肥技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有机复合肥设备是用于对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专业设备。
     因此在研究国内外造粒机发展的基础上,确定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首先确定其工作原理,然后进行总体设计并确定辊轮的个数和切刀的安装方式,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其次对其动力、传动组件、造粒和出粒组件分别进行设计。最后对本设计中的部分零件进行强度等的校核
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设计的固体颗粒造粒机是挤压式平模造粒机。此设计能更好的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来生产有机肥,同时为有机复合肥设备节能高效的生产有机肥成品颗粒。
 
研究过程(含完成期限)
研究分为以下五阶段完成:
1、    2010.12.01-2010.12.31:查阅、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定课题。
2、    2011.01.01-2011.01.20: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写开题报告。
3、    2011.01.21-2011.04.30:做总体方案设计,整理、计算数据。
4、    2011.05.01-2011.05-31:完成论文内容,与导师交流、讨论,开始撰写论文并绘制图纸。
5、    2011.06.01-2011.06.14:设计的修改及准备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