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开题报告应结合自己课题而作,一般包括:课题依据及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参考文献等内容。以下填写内容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改。但每个专业填写内容应保持一致。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2)综合运用冷冲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3)学习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模具整体设计、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总体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电子信息技术中的电子元器件和汽车部件越来越多的成为中国制造,而模具是机械、电子、汽车、家电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工艺装备,作为工业基础,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对其它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称为“工业之母”。 2005年我国模具产值为610亿人民币,2006年约720亿,平均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长。模具的技术水平明显有了提高,一些国产优质模具的性能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起步晚,许多模具不得不依赖进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其主要发展如下:
1. 工艺分析计算的现代化。它将与现代数学、计算机技术联姻,对加工零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和有限元分析,达到预测某一工艺方案对零件成形的可能性与成形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供设计人员修改和选择。
2 .模具计算辅助设计、制造与分析(CAD/CAM/CAE)的研究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模具制造效率,提高模具质量,使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实现一体化。
3. 模具的标准化、商品化、机械化及专业化自动生产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1,给定某轴架零件图(如右图),其研究内容:
1)分析该轴架的冲压工艺性,并提出几种行的冲压工艺方案;
2)在工艺方案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冲压工艺路线;
3)按选定的工艺路线进行工艺计算;
4)确定模具结构(模架型式、导向方式、毛坯定位、卸料、推料、压料、出件方式等)。
5)确定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与尺寸;
6)设计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7)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2,初步确定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再弯曲,后落料。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弯曲—落料级进冲压。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冲压。复合模生产。
表2-1 各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
模具种类比较项目 单工序模
(无导向)(有导向) 级进模 复合模
零件公差等级 低 一般 可达IT13~IT10级 可达IT10~IT8级
零件特点 尺寸不受限制厚度不受限制 中小型尺寸厚度较厚 小零件厚度0.2~6mm可加工复杂零件,如宽度极小的异形件 形状与尺寸受模具结构与强度限制,尺寸可以较大,厚度可达3mm
零件平面度 低 一般 中小型件不平直,高质量制件需较平 由于压料冲件的同时得到了较平,制件平直度好且具有良好的剪切断面
生产效率 低 较低 工序间自动送料,可以自动排除制件,生产效率高 冲件被顶到模具工作表面上,必须手动或机械排除,生产效率较低
安全性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比较安全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 低 比无导向的稍高 冲裁简单的零件时,比复合模低 冲裁较复杂零件时,比级进模低
适用场合 料厚精度要求低的小批量冲件的生产 大批量小型冲压件的生产 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平直度要求高的中小型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根据分析结合表分析: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制造简单,但需要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比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较高,且工件最小壁厚大于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模具强度也能满足要求。冲裁件的内孔与边缘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高,板料的定位精度比方案三低,模具轮廓尺寸较小。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是以2个 mm的凸包定位,腰圆孔用于侧盖的装配,故腰圆孔位置是该零件需要保证的重点。另外,该零件属隐蔽件,被侧盖完全遮蔽,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
工作进度:
第一周~第二周 查阅文献、熟悉相关软件使用,撰写开题报告;
第三周 相关外文文献阅读与翻译;
第四周~第五周 接口件冲压工艺分析及冲裁工艺方案确定;
第六周 必要的裁减工艺计算;
第七周~第八周 模具结构型式及其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确定;
第八周~第十四周 模具总装图设计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模具主要零件的工作图设计
第十七周 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张如华 等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锻压学会 编. 锻压手册第2卷 冲压(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孝培 主编. 冲压手册(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 编写组 编. 冲模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5] (日)编委会 编. 冲压加工技术手册. 谷维忠等 译.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
[6] 郑可锽 主编. 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北京:宇航出版社,1990
[7] 李天佑编. 冲压模具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
[8] 冲模设计应用实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 Fuh-Kuo Chen, Yeu-Ching Liao. Finte element anaysis of draw-wall wrinking in a stamping die design [A]. VI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Plasticity,Barcelona,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