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_webname}
主页 > 免费范文 >

全面推行县级公务卡改革的思考

编辑:admin  来源:wenku163.com

      严倬媛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和现金风险,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公务卡结算制度,实行公务支出刷卡消费。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具有一定透支额度与透支免息期,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实行“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的信用卡。公务卡既具备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特性,是财政财务管理规范与银行卡结算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现代支付结算工具。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就是要求各级预算单位在公务小额支出中全面使用公务卡消费,减少现金使用,传统的现金报销制度将退出“舞台”。同时利用公务卡支付系统,协助财政部门实现对公务小额支付的全程监控,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

    我县从2010年10月1日起,按照“先县级、后乡镇,先试点、后扩面”的实施步骤,对县人事局、物价局等5个试点单位实施了公务卡改革,并在积累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截止2011年底,我县共发卡232张,公务刷卡支出15万元。2012年将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在公务卡改革的进程中,公务卡结算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制约了公务卡结算制度发挥更大的效能。本文结合实际,分析研究公务卡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推行公务卡改革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公务卡结算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现代财政支付管理制度,是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务卡改革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延伸,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即将原来从单位备用金卡提取现金的业务改为通过公务卡方式支付,财政资金在最终支付到收款人之前,保留在国库中,这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

    (二)有利于控制预算单位现金流量与现金风险。现金报销制度下,单位财务从银行提取现金、保管库存现金以及办理预借款和报销等工作,环节多,现金流量大,风险高,效率低;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前预借现金,途中随身携带现金,存在不安全风险。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既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向单位借款,单位工作人员只需持卡进行公务消费,再凭消费凭证和发票到财务部门报销,银行再实时还款即可。这样既可以减少现金流量,又可以避免现金风险。

    (三)有利于打造“阳光财政”。公务卡是通过给个人办理银行卡,可以公私两用,报销人员凭着消费凭证和发票履行报销手续,单位、财政与银行实现联网,利用财政应用支撑大平台系统中公务卡系统,通过公务卡号查询有关消费信息,并与发票及刷卡凭证一一核对审核,完成报销、还款业务。有利于杜绝“虚开、高开”发票等现象的发生,更有效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每一笔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有助于从源头上堵住财务管理的漏洞,在推进源头防治腐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有利于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随着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先支付后报销、还款,与传统的现金报销制度相比,既简化了手续,减轻了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用款,又防范了现金安全风险,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财政部门通过财政应用支撑大平台系统中的公务卡系统实行实时动态监控,便于财政监督和财务管理。

    二、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公务卡使用率不高。受传统现金报销模式影响,一些预算单位对公务卡改革认识不足,参与改革积极性不高,目前公务卡结算方式还不能完全取代现金支出,一些单位和人员存在对公务卡改革产生拖延、抵触情绪。在改革试点单位,公务卡申办本着“职工自愿”的原则,有的职工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不办理;有的职工风险意识不高,不想办太多的银行卡,以增加自己的风险;有的职工即使办理了也不及时开通,使得公务卡形同虚设;有的职工在公务消费中不习惯刷卡,仍然使用现金支付,这些现象使得公务卡成为“睡眠卡”。

    (二)公务卡刷卡环境不太理想。有些商家因为手续费等成本问题不愿布设POS机,导致一些零星公务支出如办公用品等都无法刷卡;有些商家一时难以改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观念,即使具备刷卡条件,也并不积极,甚至以少许让利来动员公务消费人员不要刷卡,改付现金;信用卡网络系统不通畅,刷不了卡的现象时有发生;代理银行管理制度不健全,记账滞后,用卡、还款信息反馈速度较慢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制约着公务卡改革的进程。

    (三)公务卡使用范围偏窄。目前我县公务支出刷卡范围包括差旅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等零星公用支出和2万元以下的购买支出等,与财政部规定的将16个公务支出项目列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相比,使用范围太小,这也大大限制了公务卡的使用率。

    (四)公务卡使用风险依然存在。公务卡并不是“万能卡”,公务支出中的违规、腐败现象不可能完全禁止住;有的公务人员个人风险意识淡薄而引发“道德风险”;有的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而引发超过免息期可能承担的“息费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公务卡改革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从思想上提高公务卡使用率。通过下发文件、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提高预算单位对公务卡改革的全面认识;采取集中培训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帮助公务人员熟练掌握公务卡使用方法,了解公务卡使用的便利,促使公务人员学会用卡,从思想上接受并积极使用公务卡,提升刷卡消费意识,切实提高公务卡使用率。

    (二)改善公务卡刷卡环境,从根本上促进公务卡改革。为避免刷卡环境建设滞后而影响公务卡改革的全面推行,一搞好硬件环境建设。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代理银行的配合和服务非常关键,代理银行应建立健全银行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电子支付系统、普及POS机刷卡网点,确保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方便、快捷,消费信息的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单位财务部门。二搞好软件环境建设。代理银行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保证预算单位免费用卡并享受公务卡种种优惠,保证发卡行的利益不受损害,保证商家不因安装POS机等刷卡设备而增加成本,降低、多方承担或取消刷卡手续费,切实提高商家提供刷卡服务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信用卡制度的发展,为推行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创造良好的刷卡环境。

    (三)抓好制度建设,从管理上完善公务卡改革。

    1、制定科学、规范的公务卡操作流程。一是持卡人办理公务卡支出报销业务时,要填写报销审批单,并附相关财务报销凭证、银行卡消费凭证,按照单位规定的财务报销程序报请审批。二是对持卡人申请报销的公务支出,单位财务人员必须登陆公务卡系统,根据持卡人提供的消费交易凭条,录入和下载相关信息,核实确定可报销金额,才可确认报销。三是单位财务人员对批准报销的公务支出,要通过公务卡系统,选择相对应的用款计划,签发电子支付指令,直接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账户,全程实施电子结算。四是严格还款时间。持卡人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各项公务支出,必须在发卡行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内到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报销。因持卡人报销不及时造成的利息、滞纳金等相关费用,由持卡人自行承担;因持卡人所在单位报销不及时造成的利息等费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个人资信影响等责任,由所在单位承担。通过规范公务卡管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严格公务卡的使用、报销和还款程序。

    2、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一在现金结算制度与公务卡结算制度“双轨制”并存的模式下,从公务卡管理办法中规定“公务支出满足刷卡条件的必须采用公务卡结算才予以报销”,以此增强公务卡使用刚性。二制定县本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根据财政部制定的结算目录,进一步扩大县本级公务卡使用范围,提高公务卡使用率。预算单位应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凡目录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除不具备刷卡条件的,都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原使用转账方式结算的,可继续使用转账方式。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推广应用公务卡结算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商业银行等多个部门,以及每一位用卡人员,同时又受相关政策、受理环境、用卡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各部门在加强协调配合的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督职能,建立有效的监督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特别要加强对定点刷卡商家的监督,通过税务检查、联合审计等手段制止商家与刷卡人勾结,堵塞新的腐败漏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