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_webname}
主页 > 机械机电 > 机械 >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

来源:wenku163.com  资料编号:WK16311668 资料等级:★★★★★ %E8%B5%84%E6%96%99%E7%BC%96%E5%8F%B7%EF%BC%9AWK16311668
资料介绍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论文说明书10900字,CAD图纸7张,SolidWorks三维图,IGS通用三维格式)
本次设计是关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的设计,通过对传统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使得此种类型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的使用范围更广泛,更加灵活,并且对今后的选型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结构;效率;参考
 
3.1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的总体方案图
在水汽系统方面,给水在加热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经给水管道进入省煤器,进一步加热以后送入锅筒,与锅水混合后沿下降管下行至水冷壁进口集箱。水在水冷壁管内吸收炉膛辐射热形成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到达锅筒中,由汽水分离装置使水、汽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由锅筒上部流往过热器,继续吸热成为450℃的过热蒸汽,然后送往汽轮机。
 在燃烧和烟风系统方面,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磨煤机中被磨成一定细度的煤粉,由来自空气预热器的一部分热空气携带经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器喷出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在炉膛中与其余的热空气混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的热烟气顺序流经炉膛、凝渣管束、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后,再经过除尘装置,除去其中的飞灰,最后由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向大气。其布局的具体方案如下:
         
3.2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的工作原理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位:在水汽系统方面,给水在加热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经给水管道进入省煤器,进一步加热以后送入锅筒,与锅水混合后沿下降管下行至水冷壁进口集箱。水在水冷壁管内吸收炉膛辐射热形成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到达锅筒中,由汽水分离装置使水、汽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由锅筒上部流往过热器,继续吸热成为450℃的过热蒸汽,然后送往汽轮机。
在燃烧和烟风系统方面,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磨煤机中被磨成一定细度的煤粉,由来自空气预热器的一部分热空气携带经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器喷出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在炉膛中与其余的热空气混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的热烟气顺序流经炉膛、凝渣管束、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后,再经过除尘装置,除去其中的飞灰,最后由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向大气。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设计(含CAD图,SolidWorks,IGS三维图)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4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2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简介    6   
第二章 Solidworks设计基础    7
   2.1 草图绘制    10
   2.2 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    11 
   2.3 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    12
   2.4 工程图的设计    13
   2.5 装配设计    15
第三章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的设计    7
   3.1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的总体方案图    8
   3.2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结构的工作原理    9
第四章 筒体及封头的设计计算    28
   4.1 筒体和封头厚度的确定    28
     4.1.1 受内压时筒体厚度确定    28
     4.1.2 受内压时封头厚度的确定    29
     4.1.3 受外压时筒体厚度确定    30
     4.1.4 受外压时下封头厚度的确定    31
     4.1.5 压力试验及应力校核    32
   4.2 夹套筒体及封头厚度的确定    32
     4.2.1 夹套筒体厚度计算    32
     4.2.2 夹套封头厚度的确定    33
   4.3 液压试验状态下的稳定性校核    33
     4.3.1 夹套试验压力    33
     4.3.2 内筒体的校核    34
第五章 热束管的设计    34
   5.1 热束管的尺寸计算    34
   5.2 管子的中心距计算    34
   5.3 热束管的排列原则    34
第六章 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27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推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