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会计史的研究中透视中国会计文化
文化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和观念,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会计文化也不例外,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一部会计史既包容着远古人类的文化成就,也连接着古代、近代、现代会计工作者、审计工作者乃至整个经济工作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成果与管理成就。它既是古代官厅财计工作者勤劳创造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民间帐房工作者在会计文化发展领域里的奉献;它的演化既与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它的迅速发展又与现代信息经济日新月异的演进密切相关。本文拟从中国会计史的研究中透视中国会计文化的特征所在。 人类对于会计史学的研究是本世纪初才开始的。在我国,会计史作为一门课程的开设,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因而,中国会计史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 中国会计自原始计量记录时代,到单式簿记帐方法体系发展完善时期的唐宋时代,一直位居世界先进之列。《周礼》财计制度和方法、汉代的“上计”制度和方法、隋唐和宋代的《比部》制度和方法,以及举世闻名的“四柱清册法”等等,这些对于世界会计的发展均有过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我国延续2000多年封建经济关系的制约和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下,中式会计之法,既无专师授业,又无专书问世,古代研究会计史者极为少见。考察我国会计史,其中史料较为集中者仅有先秦时代的《周礼》、唐代的《国计簿》、宋代的《玉海》、《太平经国书》和《会计录》,以及历代正史中的《食货》、《职官》中的有关部分。到明潮之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虽然先后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记帐法——“龙门帐”和“四脚帐”,但是,这些比较先进的方法,不仅未笔之于书,而且未曾推行运用于世。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会计人员的行为始终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制约,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为核心思想。主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行为,依靠会计‘人员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这也就造成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无章可循,规章虚设,德治重于法制。这就透视出中国的伦理文化构成了中会计文化的核心特点。 1905年我国的第一部会计著作——蔡锡勇的《连环帐谱》一书问世,标志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开端。1907年,我国会计学者谢霖和孟森合编《银行簿记学》一书刊行,为推动中式会计的改良创造了条件,上世纪30年代,以潘序伦、徐永祚为代表的会计学前辈,创办会计刊物,译著会计书籍,其中主要有徐永祚的《四柱结算方法及其理论与效用》、冯抑堂的《未改良中式簿记具备已进化的西式簿记的优点》、李梦白的《对于中式簿记原理之另一贡献》、林道俊的《我国古代政府会计制度之演进研究》、粱雍言的《中国旧式簿记及其改善之方法》,以及蒋沧浪的《中国之复式簿记》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会计学界在会计史专题研究方面又有新的进展,介绍中外会计史的文章日渐增多。1978年,湖北财经学院首先对中国会计史展开系统研究,并于1981年开设会计史课程。郭道扬教授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下两册分别于1982年和1988年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统统研究中国会计史的第一部著作。 1983年5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作出筹建会计史研究小组的决定,并把研究中国古代会计史、近代会计史、革命根据地会计史、社会主义会计史列入学会工作的议事日程。1988年12月研究小组正式在天津成立。1982年起,各高等财经院校先后开设了会计史课程。198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开设了会计史课程,该校委托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撰写的《会计发展史纲》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科书。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中国会计史学者多次出席国际会计史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及作主题发言,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会计,介绍中国现代会计改革的发展。如1987年郭道扬教授在日本京都第六届国际会计教育会议上作《国会计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主题发言、198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会计史学家大会上作题为《论中国会计的历史贡献》的主题演讲;付磊教授于2002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九届世界会计史大会作的报告;刘仲文教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八届世界会计史大会作《国会计学团体的发展》讲演。同时,国外会计史学者,如日本学者、意大利学者、澳大利亚学者,多次到中国访问、研讨,密切了与中国学者的交流。中国学者的会计史论文,也多次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认可,促进了中国与国外的会计交流和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是,2011年10月2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通知,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正式立项。这个项目的最终成果体现为三部著作:一是《中国会计通史》,该书将由郭道扬教授著,它将全面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科学预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二是《中国会计史教程》,该书将由曹大宽博士主持,其核心成员均为博士,其研究目标在于改革会计学课程设置体系,为推进我国会计史教学服务。三是《会计史比较研究》,该书将由许家林博士主持,其核心成员均为博士,其研究格局系通过设计系列研究专题,最终形成会计史比较研究的专题体系。这一重大立项不仅坚定不移地确定了中国会计工作与会计学的历史地位,而且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它将对当代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起着持续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不难看出,政治环境决定着会计的地位、性质和职能的作用发挥以及会计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文化的社会文化的地位和发展方向。这就透视出中国的政治文化构成了中会计文化的环境特点。 当然,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会计人际关系因社会发展程度的日益增强,更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许多会计人员尤其是担任一定职务的会计人员,不得不花费相当的精力去协调人际关系,不少人还因未能妥善处理上下级关系在精神上备感痛苦,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甚至遭到挫折与失败。处理好会计人际关系,对做好财会工作有所帮助,现在的会计人员与外界的联系较以往进一步密切,企业内部分配关系的纽带与会计人员自身利益的交织也愈来愈紧密互相协作,能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扭曲的会计人际关系,则可能导致人际之间互相利用,极大地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会计行为本身常常为了处理好人事关系不得不牺牲会计的科学性。这也透视出中国的人事文化构成了中会计文化的中心特点。 当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千百万会计工作者与会计教育者、领导者已在通过改革创造新的历史,撰写新中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篇章。改革已培育着新一代的会计工作者、领导者与教育者,他们将是推动21世纪中国会计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国会计在21世纪步人世界会计发展先进行列的希望。说到底,一部会计史是会计工作者、领导者、教育者,以及会计理论研究者创造会计文化的历史,创造管理业绩的历史,构建人类会计管理宝库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