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纪20、30年代之交建立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时期。①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每一时期都表现为理论的转向与哲学基础(方法)的变动,从三个时期的显性与隐性的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进行双层考察,可从整体上把握批判理论的重要特点、分歧以及内在逻辑。 一、早期批判理论:从“启蒙辩证法”、否定性走入体系性颠倒与乌托邦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立场和政治主张强调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深刻危机: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愈来愈依赖于“操作意识”和“文化工业”,无产阶级也被富裕社会的“消费控制”所同化,“异化”的普遍存在导致了批判意识的消失,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服务于神秘化和普遍性,因而他们将其意识形态批判扩大到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精神文化现象的批判。因此,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以自由为目标,主张“批判现存的东西”,致力于“发展批判的辩证思维”,他们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等思想结合在一起,建立起能唤起人们解放意识的社会批判理论。 霍克海默力图改变格律恩堡的研究思路,将社会哲学确定为新的研究方向,并与马尔库塞一道确立了批判理论的基本纲领,强调“批判理论”概念不是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意义上使用的,而是在青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辩证批判意义上使用的。《走向工具理性批判》与《启蒙辩证法》是理解霍克海默理性批判的重要著作。他指出,批判理论是与经验联系起来的,但是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从作为人类活动目标的历史分析中,特别是从将会满足整个共同体需要的社会合理组织观念中推出某些观点,这些观点内在于人类劳动中,没有被个体和大众精神所正确把握,他把批判理论集中于对工具理性和启蒙的批判。 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阿多诺断言,启蒙精神的实现是进步和退步相交织、文明与野蛮相伴随的过程,最终启蒙精神就走向了自我毁灭。启蒙时代以来,由于反对神性,倡导人性,在反对宗教神学的过程中,理性也就偏离了客观性,走向了强调目的和有用性的主观理性。启蒙的原意是反对迷信,其结果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走向了集权和政治统治。启蒙的表现及其后果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普遍接受的观点。 阿多诺强调否定辩证法的关键就在于改变概念的形成方向,使之从同一性转向非同一性。这样,否定辩证法以非同一性原则为理论基础,以反概念、反体系、反传统为基本特征,以绝对否定为核心,以“瓦解的逻辑”为最后归宿。阿多诺的美学体现了其否定的辩证法的思想,由于艺术最能充分地体现“否定的辩证法”,所以阿多诺既不赞同贝尔的通过纯粹形式封闭自己、进而逃避现实的艺术观,也不赞同萨特的艺术介入现实、进而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工具性艺术观。 马尔库塞同样试图抓住辩证法的否定性质,更加激进地批判发达工业文明的单向度性,并致力于非压抑性文明的重建,但他设想的摆脱文明危机的途径、通向未来文明的道路,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否定的立场意味着革命,否定代表着解放的梦想,甚至他早期的论文集就是以《否定》为题出版的,这是马尔库塞的乌托邦追求,“大拒绝”(the Great Refusal)意味着否定的完成,“解放要以激进的另一种意识(一种真正对抗的)为前提,因此这一运动的意识应该能够通过打破对消费社会的崇拜,必须要有一种知识和一种感性,而已有的秩序通过阶级教育的制度禁止大多数人获得这种感性”。②这种新感性解放论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救赎的理想。 韦尔默指出,批判理论归属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它是战后德国能够想像的与法西斯主义彻底决裂,又不必与德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自身的文化传统决裂的惟一理论立场,因为批判理论奠基在普遍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而不是民族因素上,它既揭示了同一传统具有的反动的、敌视的、压迫性的方面,又具有颠覆性的、启蒙的和普遍主义特征。③ 二、哈贝马斯与卢曼的争论:普遍交往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困难 1981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版,基本确立了第二代批判理论家的倾向与立场。哈氏认为,早期批判理论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局限于工具理性批判,陷入抽象的文化哲学批判中,从而使批判理论缺乏规范基础;二是未能扬弃黑格尔的理性概念和不能真正把握理性的含义;三是未能认真对待资产阶级民主,不能客观评价后期资本主义福利政策所取得的成就。总之,早期批判理论是一种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文化批判,它仍然以马克思历史哲学为依据,始终未跳出主体哲学的窠臼。主体性原则是一种统治原则,它使现代世界的进步与异化共存。 哈贝马斯接受了韦伯的合理化概念,认为社会现代化就是社会合理化。不同的是,他把社会合理化分为系统合理化与生活世界合理化两个层面:前者是指工具理性合理化,后者指交往行为合理化。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哈氏把阐发语言理解规则的社会过程描述为交往的生活世界合理化过程。 哈氏假定人类历史的逻辑应该是工具理性合理化与交往行为合理化,或者说系统合理化与生活世界合理化之间的对立不断增长导致系统侵蚀并控制了生活世界,从而出现了“生活世界殖民化”,这就是现代文明危机的根源。总体上他没有逃出规范调节行为领域与非规范调节行为领域的二元对立图式,也就是系统与生活世界的二元对立图式,他借助于这个图式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并以此拓展社会行为理论的构想;然后从这个对立结构中最终获得了试图阐发时代诊断的框架,就是把“生活世界殖民化”现象确定为现代性病理学诊断。 马克思关于生产者自由联合的观念被哈氏重新解释成充满合理的社会世界的观念,生活世界的再生产是由个人的交往和阐释行动所引起的,交往行动本身日益成为保证共识和协调的决定性“机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提及1971年他与卢曼的争论。哈贝马斯与卢曼在几个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分歧:改造社会还是分析社会,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还是存在根本分歧?是从观念还是从社会发展的机制来实现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些分歧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部困境,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后期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哈氏看来,马克思根据自由资本主义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础消失了,许多基本原理也就过时了,历史唯物主义要想成为一种具有普遍生命力的社会进化论,就必须进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重建至少会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非反思的历史客观主义;二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规范基础从一开始就是不明确的;三是只注意生产力而忽视学习机制,尤其是道德规范在社会进化中的作用。 因此,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1976)中,哈氏将交往行为与工具行为的区分描述为道德—实践合理性与技术—工具合理性的逐步贯彻过程。尽管他发掘出社会发展的三个维度,即目的合理性调控能力的提高、道德体系的结构转型、个体自我游戏空间的拓展,但他在强调交往维度时并没有放弃工具理性维度,这一点与早期批判理论是不同的。他指出,普通语用学的任务就是重建交往行为的一般假设性前提,为此他区分了四种言语行为及其有效性要求:认知的言语行为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规范调节的言语行为关联于社会世界,要求公正性;表述的言语行为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交往的言语行为通过语言间接涉及三个世界,要求真实性、公正性、真诚性,即可理解性。服务于交往行为的语言潜结构进一步明朗化,并开辟出交往理论的语言分析方向,目的是用普遍语用学为批判理论奠定规范基础。
哈贝马斯把批判理论从认知和行动的主客体模式的意识哲学概念框架“转换”成语言和交往行为理论的概念框架。他相信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有重新消除危机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个体与共同体的再认同上,这个认同实质上是道德问题,因为它的重建必须依赖于普遍的交往,危机的重现是由于合法性出了问题,认同的重建则依赖于对普遍交往的反思,哲学作为反思工具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他在60年代以后的工作都是围绕普遍交往(交往理性)原则展开的,因此,哈贝马斯完成了普遍语用学转向,走向了政治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