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_webname}
主页 > 免费范文 >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研究综述

编辑:admin  来源:wenku163.com

  论文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就业结构中的特殊群体,其消费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回顾,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进行全面的综述研究,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对于进一步发掘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特征背后的深层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学者研究此类课题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消费习惯 消费心理

  2011年3月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发布《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报告,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在消费价值观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心理上甚至产生炫耀性消费特点,消费结构也逐渐趋同于城市,消费模式更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消费转变。本文梳理了近几年国内新生代农民工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方面的已有文献,并做了相关分析说明。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综述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国内学者有不同观点。田圣炳和陈森(2011)、刘玉连和周芳苓(2011)、王晓贞(2010)等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唐有财(2009)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30岁以下16岁以上、拥有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青年。张兆伟(2008年)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为1980年以后出生,具有初中以上学历,进入城市连续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户口的务工者。刘胜(2010)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村户籍、从事非农业生产、收入主要是工资收入、1980年以后出生、学历大学本科以下。宛恬伊(2010)将出生于1980年(包括)后拥有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青年视为新生代农民工。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来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集中于就业者的年龄、学历和户籍,侧面反映出我国就业结构在城乡二元体制下表现出的社会认同与学历要求的偏见与差异。

  二、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环境综述

  新生代与第一代农民工都经历着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受教育程度以及就业结构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
  在社会认同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对“农民工”这一称谓的排斥,他们对城市的认同远远超过对农村的认同。我国学者张兆伟(2008)指出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和“农民工”称谓的表示拒绝,他们与城市居民的距离感和排斥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对农村和农民的社会认同感已经逐渐动摇和模糊,已经完全从农业转向其他产业。夏四平(2008)指出第一代农民工虽然在行为上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在观念上仍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和土地具有浓厚感情,同时明确自己的未来依然会回到农村。包福存和张海军(2007)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再适应甚至排斥农村的生活方式,而表现出在城市定居的强烈意愿,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开始产生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并且这种认同已经超过了原来对农村的认同。
  周静华和赵阳(2009)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更加重视继续教育与提升自我,这一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务农经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与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强烈,他们已经不再适应甚至排斥农村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却往往不被城市所接纳。这一群体开始关注自我,业余生活比第一代农民工要丰富多彩,参加更多的文娱项目。刘钰(2010)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出就业动机、劳动权益的诉求、职业角色的认同和定位、消费观、维权意识、外出生活追求等方面都在发生转变,并呈现出的新特征。他们外出的期望值较高,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羡慕城市并认同城市生活,希望能融入城市,同时功利性也较强。段成荣,马学阳(2011)也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8年。
  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期望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向制造业集中,逐渐从批发零售、建筑和农林牧渔等行业退出。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大量选择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员工为职业,他们从事个体经营、农业劳动或无固定职业的比例都在大幅减少。再次,新生代农民工选择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

推荐